夫义妇德(上)
夫义妇德-如何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庭的好坏小则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心状态,大则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维系。每一个成年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。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呢?那便是要做到「夫有义,妇有德」。
最近有一篇报道:台湾每天的离婚率高达80多对。假如这些离异家庭都有孩子,那么一天内就有这么多家庭的孩子因父母感情不和,家庭结构破裂,顿时失去了父亲或母亲。所以我们不能不正视家庭破裂对社会所造成的巨大伤害。我们仔细考量当今社会为什么有这么多乱象、有这么多青少年流落在街头、有这么多人茫然无所适从?如果我们深深探究其背景所在,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背后往往有一个不正常的家庭。为什么我们用“不正常”这个词汇?也许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,我们认为“单亲家庭”是很正常的,其实是很不正常的。我们细心体会一下:孩子从小没有母亲或父亲,或者只有爷爷、奶奶抚养长大,在他们幼小的年龄段就失去了父爱、母爱,是何等的可怜,人生何等的悲惨!在缺少或得不到人间父慈母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人格怎么会健全?怎么会正常?失去家庭温暖就失去了家庭教育;失去家庭教育后,学校教育现在又无法在家教品德方面对他们予以辅导。当今的学校教育,完全是以科技和知识传授为教育主旨方向,德育教育可以说几乎完全忽略了。
现代的父母不懂得如何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,也就谈不上明白如何透过家庭把孩子教育成人格健全的人。为什么呢?如果夫妻每天吵吵闹闹,孩子每天见到的就是这些父母吵闹的场面,这种行为举止的“示范”无形地作用于孩子幼小的心灵,他的个性、脾气又怎么会好呢?
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向我哭诉:“这孩子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样地教他。”面对这种情形,我常常会反问她家庭的状况如何?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婚姻出了问题,孩子不能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成长,于是他的行为就有了偏差。
在我教小朋友学《弟子规》的时候,会提到如何尊敬爸爸妈妈。小朋友有的会举手说:“我没有爸爸”、“我没有妈妈”、“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”每当我听到小朋友这样的回答,内心就会有一股很辛酸的感觉:他们这么小就没有爸爸、没有妈妈。可这是谁造成的呢?是父母,是他们的自私自利。为什么说自私自利呢?他们有的是有外遇,只凭自己的好恶,喜新厌旧,把原本幸福的家庭抛弃了。做妻子或丈夫的也无法挽救,眼睁睁地看着幸福的家庭破碎了。
因此,在结婚之前,我们是否应该充分地了解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幸福的家庭?做丈夫的有没有想过如何扮演一位好丈夫?做太太的婚前有没有想过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?心里应有充分的认知之后再来组建家庭。如果大家在婚前都能有充足的认识,有所心理准备,我想缔造一个完美的家庭并不是很难的。
上一代人受当时社会思潮,教育认知程度所限,他们没能告诉子女究竟如何扮演好丈夫、好妻子、好父母、好儿女,这就导致我们对于教育好下一代子女感到相当的困难。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构建幸福家庭的重要理念――「夫义妇德」,分为两部分:夫义篇(上),妇德篇(下)。
夫义篇:怎样扮演一位好丈夫?
首先我们了解一下《礼记》中“昏义”(结婚之义)的内容——「夫义妇顺」。什么是「夫义」?就是「作丈夫应尽的道义」。什么是「丈夫应尽的道义」?简单来讲就是「做之君、做之亲、做之师」。在现今这样高科技文明的时代,还提这旧有的说法,不是太落伍了吗?然而,我们要仔细探究一下是不是真正落伍了。真理是永恒不变的,即便它很古老,依然是真理。比如孝顺、仁慈是不受时空环境影响的、做人的真正道义。夫是“扶持”的意思。就是做丈夫的要把这个家庭建立起来,好比是家里的支柱,是家里每一个成员的依靠,有道义的责任所在。
怎样做就是一位好丈夫?
做之君
首先要以身作则,带领家里的每一个成员,端正自己,也就是言行、举止都不能偏斜。虽然言行、举止就只简单的四个字,可是它涵盖的意思非常的广泛。比如说做丈夫的有不好的习惯:喜好饮酒,酒后乱性、爱赌博、不守时、不能振作、经常下班后不按时回家,对家庭疏于沟通、照顾,如果有这些毛病,就无法做一个家庭的支撑力量,就无法领导你的家庭。现代的父母有谁曾经仔细想过,我是不是应该多关怀我的家庭?多体谅我的妻子?是不是很久没有关心孩子和他的功课?所以,如果在家庭中父亲是“做之君”—— 做一个表率、模范,那么这个家庭的成员不但对爸爸非常尊敬,而且家庭内就会尊卑有序:子女敬重父亲,妻子以夫为荣。
做之亲
做父亲的要扮演好两个角色:对上是孝敬的儿子,对下是慈爱的父亲。家中做父亲的如果能孝顺爷爷奶奶,做子女的看在眼里,自会效仿学习。我们深信为人父母者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,可是也有很多的父母把「亲」误以为是一种放纵,对孩子溺爱。「亲」不是供养孩子好的物质,物质之外也不是只有纯感情地爱他而已。爱要爱得有智慧。全部地一味纵容,要什么就满足什么,这不是爱,也不是「亲」,而是害他。看着小孩子很可爱,作父亲的可以躬下身来,做「牛」、做「马」,让孩子骑在身上骑马打仗。这种疼爱是不是溺爱、纵容?作父亲的有否想过?只会给予物质、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的父母不是真正的好父母,这样「做之亲」就有所偏颇了。历史上有名的「颜氏家训」中告诫教子之道:「父子之严,不可以狎,骨肉之爱,不可以简」,就是说「身为父亲,以其之严,不该对孩子过分亲昵,要和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,以至亲的相爱,也不该不拘礼节。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如果父亲和子女毫无距离,过分亲昵,它的流弊就是孩子不懂得敬上,不懂如何尊重父亲。前面讲道,做父亲的要作家里的领导、表率;身为要管教孩子的父亲,就要与孩子保持相当的距离,让孩子对父亲保持敬畏之心。
做之师
简单地说,身为父亲要做孩子的老师,作丈夫的要做妻子的老师。学佛的人都知道要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同样的作丈夫,作父亲的在家里的言行举止都要作妻子的好榜样,作孩子的好示范。
许多孩子从小脾气很大,我曾面对这样的个案:一位母亲告诉我:孩子只要碰到心烦的时候,功课压力重的时候,就会丢东西,摔东西。我反问这位母亲:请问你们夫妻会不会吵架?回答是会。我又接着问:会不会丢(摔)东西?母亲很不好意思地回答:过去吵架时常常丢东西,可是看到孩子发脾气也丢东西后,夫妻两个知道自己错了,不可以这样,就戒掉这个坏毛病。我就对她讲:来不及了,现在戒已经太晚了。从小已经映入孩子心中是「爸爸妈妈丢东西是很平常的,心情不高兴就丢东西是很自然的」。母亲含着眼泪回答道:「难怪我怎么劝他不要丢东西也不起作用」看着母亲这样我也真是爱莫能助。为什么?因为父母作不好的示范在前,孩子已经全部吸收了进去。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。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,作为父母要特别特别地小心。所以自古以来,中国对于童蒙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。并不是像现在,父母会认为;孩子小,没有关系,就让他玩嘛,长大就懂了。因而往往在1-5岁这个阶段放纵孩子,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不加以好好地管教,等到上小学之后就没有办法教好。最关键的时刻失去后就很难再找寻弥补了。
做之师,作父亲的有没有扮演一位家庭的好老师?你是不是好久没有和孩子对话了?孩子的功课学到哪里是否关心过呢?孩子近来心里总感觉憋闷,你关怀过他吗?有没有问过:儿子呀,你感到哪里不对劲呢?这都是现代父母所必须要反省自己的。
我们知道目前在社会上工作很不容易,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到工作压力的沉重。也许作父亲的已经自顾不暇了,哪有余力关怀自己的子女?可是我们再想一想,我们今天付出很多心血,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、社会,固然是一件好事、美事,可是下一代也是未来国家社会的栋梁,我们是不是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和道义呢?
作父亲的要做到君、亲、师。除此之外,我们再来作更深入的探讨——「丈夫三义」。
恩义
身为丈夫,有没有用父母赋予的这个身体,好好通过自我努力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?要时常想到「恩义」,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,这「恩义」回馈了没有?实际上,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。我们欠父母的太多、太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