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快诵网
华严经快诵网
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
主页/ 入门知识/ 文章正文

宏圆法师: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》讲记第四讲

导读:宏圆法师: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》讲记第四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大家请看第九愿:设我得佛。国中天人。不得神足。于一念顷。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...
宏圆法师: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》讲记第四讲

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

今天,我们继续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大家请看第九愿:设我得佛。国中天人。不得神足。于一念顷。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。不取正觉。这第九愿是神足通愿。

前面讲了国中的天人,都具有宿命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,但是,如果他们只能用天耳听到,用天眼看到众生在受苦,但是由于山高路远,不能在最快速的时间内到达众生身边,那么就会失去救度众生的最佳时机,不能做到圆满地利他。如果国中天人,只是能用天耳听到诸佛说法,而不能亲身参加诸佛法会,去向诸佛请教,就不能更好的自利。所以,阿弥陀佛为了让极乐世界的人民,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、自利利他,发此殊胜大愿,让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生到净土就自然得到神足通,在极短的时间内能遍至无量的诸佛刹土,上供诸佛,下化众生。

那么有人会问,这些极乐世界的菩萨,都具足神通,能到无量的佛刹,那么他们也会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来吗?那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,他们肯定会来的。虽然极乐世界,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这么遥远,但是对他们来说,是一念顷的时间就能够到达。但是他们能了知我们,能够看到我们,我们不认识他们,什么原因呢?就是因为我们的执着、烦恼习气太重,给障碍住了。在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众生心水净,诸佛影现中”。我们现在心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,一刻也不能清净下来,就像浑浊的水,那怎么能够见到这些诸佛菩萨呢?更不用说见到阿弥陀佛了。但是,如果精进念佛,我们的心清净下来,是真的可以见到的。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庐山慧远大师,在他精进用功的时候,就三次在念佛三昧中见到极乐世界的佛菩萨,见到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。还有昙鸾大师,晚年的时候住在汾州空中寺,有一天晚上,他在房间里见到一位僧人对他说,“我就是龙树,住在西方净土很久了,因为你修学净土的心智和我相同,所以特地来和你一见”,这些公案都说明,极乐世界的佛菩萨都会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来的。

那我们这些根机陋劣的凡夫,今天还没有断烦恼,怎么才能和佛菩萨相应呢?古大德说,“莫厌妄念多,应叹信心浅,故以深信心,常称弥陀名”。就是说,我们首先要生起信心来,我们佛弟子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,有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,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已经成就,不是虚愿,现在都已经兑现,这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。莲池大师在《弥陀疏钞》中说:“往生净土,要须有信”,就是往生净土需要信为先导,千信千生,万信万生。《无量寿经》中也说:“诸有众生,闻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”,我们看,只要有一念净信,发愿往生,就能生到净土,住不退转。也就是说往生的正因唯在信上,这样的一念,要有一念真实的信心,不在于念多少佛号,也不在于你去做什么,而是要有这一念信心,这一念就是信心无二,故曰一念。你对极乐世界有真实的信心了,就是一心,这一念的净信,就是往生净土的真实之因。这个信与不信有很大的区别,我们在一开始学佛的时候,这个信与不信还不太明显,等到修学的时间长了,明显的差别也就出来了。

莲池大师说:信即心净。就是说信是以清净为体性的,莲池大师打了一个比喻:“如水清珠,能清浊水”。是说这个信就能像清水的珠子一样,把清水的珠子放到水里,很浑浊的水马上就能清澈了,脏的东西就会沉淀下去。当我们有信的时候,具足信愿,当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,我们的妄心自然就没有了。师父就有这样的体会,刚开始念佛的功夫不行,心里有妄想的时候,怎么念这个妄想也压不住,随着信愿的加深,随着念佛功夫的加深,现在只要一提起佛号,几句,马上烦恼也没有了,就只是安住在这一句佛号上面。这就好比能清水的珠子,能够过滤杂质。我们这一句佛号具足信愿以后,我们的心自然也就清净下来了。那我们现在念佛,为什么清净不下来?就是因为信愿不具足,心还是安住在妄想分别当中,还是安住在欲望当中。所以下面又说了:“又诸染法,各自有相,唯有不信,自相浑浊,复能浑浊,余心心所,如极秽物,自秽秽他,信正翻彼,故净为相”。意思就是说,各种染法都有各自的相,只有不信这种染法,它自己就能产生浑浊,不但增加自己的污染,还能染污其他的心所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对佛法、对净土法门不相信,不但不能降服贪嗔痴慢,而且贪嗔痴慢还会增加,甚至于本来没有的习气都能够产生。就像把大粪和干净的衣服放在一起,那衣服也脏了,只有信才能除掉所有的污秽。就像我们念佛,我们念佛如果为了是信愿来念这一句佛号,肯定你会降服我们心中的这种烦恼习气,如果我们念佛要是为了欲望而念佛,为了得到而念佛,那把我们的心所也染污了,由此可知,信非常重要。往生净土不是靠天天手里拿着念珠,口念弥陀心散乱,心里想的不知道,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念佛,不在乎这个,你念的再多,不如一念净信当中的这一念。《弥陀要解》中也说:若信愿坚固,临终十念一念也决得生;若无信愿,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,雨打不湿,如铜墙铁壁相似,也无得生之理。所以,净土宗是在信愿上下功夫,而佛号念得再多,没有信愿,跟大家说,也往生不了。我们一定要生起信心来,随信发愿,执持名号,心才能越来越清净,才能和阿弥陀佛以及诸佛菩萨相应,所谓:弥陀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,众生心垢净,弥陀影现中。只要众生念头归一,弥陀自然现金容。

那么怎样才能生起这一念净信呢?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,全仗佛力。阿弥陀佛的洪名和愿海都是弥陀的力量,这是他力,我们是靠佛的大愿力来回向,来求往生,这是无上的回向,这就能生出一念净信。这一念净信不是偶然间自己蹦出来的,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,然后我们自心的相应产生出来的,所以这个信心还是要从他力下手,真诚地和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,愿愿相应,才会有这一念净信。这也是我们这一次发心讲四十八愿的目的,帮助大家树立起信心,树立起对四十八愿的信心,有了信心之后,把这一念净信回向求生极乐世界,决定随愿往生,得不退转,证无上正等菩提。

好,我们下面接着看第十愿:设我得佛。国中天人。若起想念。贪计身者。不取正觉。这一愿是漏尽通愿。

按照通途的说法,漏尽通是断见思烦恼,是阿罗汉的境界。我们说五通天人,六通罗汉,必须要证了漏尽通,才能证阿罗汉果。但是阿弥陀佛发的这个漏尽通愿,不仅让国中天人断见思烦恼,连无明烦恼也断尽,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

我们从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可以得到验证,《阿弥陀经》中说:“极乐国土,众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”。这个阿鞞跋致译成中文,是不退的意思。不退有三不退,第一是位不退。已断见惑,我执没了,入圣流,不会再堕到凡夫地,这是位不退;第二是行不退。行大乘行,已破尘沙烦恼,没有了法执,发大悲心,广度众生,不倦不退,不会再堕到二乘地;第三个是念不退。分破无明,分证法身,心心流入如来果海。这是三不退。也就是说,我们这些没有断任何烦恼的凡夫,甚至这些畜生道的众生,地狱道的众生,你只要信愿持名生到极乐世界,马上就能够圆证三不退,成为分破无明、分证法身的大菩萨,这就是极乐法门、净土法门最为殊胜的地方。而且,你即使是下下品往生,生到凡圣同居土,这一土横具上三土,上三土不离同居土。不像他方世界,我们看,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,他方世界,凡夫只能在同居土,凡圣同居土,就像我们今天是在凡圣同居土,虽说是凡圣同居土,但是我们是凡夫相聚一起,见不到、很难见到这些诸上善人,菩萨、佛,很难见到诸上善人的,即使见到了,也是一示现即走,离开我们。二乘人只能住在方便有余土,权乘菩萨只能住在实报庄严土,只有佛住在常寂光土。

而极乐世界不同,一土圆摄四土,这四土都称为净土。所以蕅益大师说:一切俱是,一切俱非,你说他是菩萨,他又是没有断烦恼的凡夫;你说他是凡夫吧,他又是具足破无明的菩萨。这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加持,极乐世界人的我执、法执都不会起现行,所以净土法门是不可以用通途的教理来解释的。按照通途的教理的话,我们必须断尽见思二惑,没有了我执,才能超越生死,脱离三界,但是现在我们要断除我执很难,不是嘴上说说,我执就没有了,很难做到的。我们现在贪嗔痴都非常的重,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,像执着这是我的身体,这是我的车子,这是我的房子,顽固地执着,都是以我为中心,想要了生死的话,现在真的只有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。虽然我们这个烦恼重,但是我们以求生净土的心来念佛,就像我们把石头放到大船上,靠阿弥陀佛的大愿船,把我们度到彼岸,度到极乐世界去,就能够了脱生死证得涅槃。

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不但果上殊胜,因上也殊胜;不但果上平等,因上也平等。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中说:“净土法门,其大无外,全事即理,全修即性,行极平常,益极殊胜,良由以果地觉,为因地心,故得因赅果海,果彻因源”。净土法门修因非常特别,持名念佛,就是把佛的果觉作为我们的因心,把佛的所证、见道,作为我们的行持,从果上起修,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成就的果德,就作为我们的因地,修行人的心。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中说:“一声阿弥陀佛,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,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今以此果觉,全体授予浊恶众生,乃诸佛所行境界,唯佛与佛能究竟,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”。蕅益大师认为,在五浊恶世所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,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通过这一句佛号,就把无上正等正觉,全部授予了我们这些种种浊恶、种种业力的凡夫众生,当然授予了九法界一切的众生,把无上的佛果都传授给了我们,这个是太不可思议了,这个事情只有佛与佛方能究竟,九法界的众生都难以理解,了了。《弥陀要解》中又说:“横竖交彻,即法界体,举此体作弥陀身土,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,是故弥陀名号,即众生本觉理性”。法界包含一切,广大无边,以这个法界体作为阿弥陀佛的身,作为阿弥陀佛的国土。我们经常念:“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”,佛的眼睛就像四大海一样的广阔,他的眉间的白毫能宛转五须弥,五个须弥,这也是一种比喻,当然何止这么一个大的数量呢,也就是跟我们说,佛的身体之大难以想象。而这个全法界体,也是全部阿弥陀佛的佛身,全部阿弥陀佛的国土,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里面。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中讲的:一即一切。佛的所有一切一切,都包含在这一句佛号当中了。

所以为什么菩萨也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?这一句佛号所包含的太深太深了,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。而我们都认为小孩子也能念,老太太都会念,这一句佛号是凡夫愚妇所修,把这句佛号看得太简单、太普通了,这种想法是不圆满的。这个法界的体也是全体众生的本体,所以这一句名号,也是我们众生的本心。佛法是平等的,人人都有佛性,佛是觉悟了的人,人是还没有觉悟的佛。《心经》中讲:“不增不减、不垢不净”。就是说,我们的佛性,成佛也不增加;在凡夫、在众生,佛性也不会减少。念这句名号,就是我们的本心;就是阿弥陀佛的身;就是阿弥陀佛的体;就是阿弥陀佛的土;就是整个法界;就是阿弥陀佛一切的功德。我们众生的本心就是佛,如果你本来不是佛,那我们根本成不了佛的。所以我们常说,这个成佛不是你得到什么,而是你放下之后,你的佛性自自然然的就显现出来了。因为你执着分别,就像乌云把我们的佛性障碍住了,是佛性,但是不能受用,放下以后,佛性自然显现。我们用心来念阿弥陀佛,就是放下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中说的: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”。你本来是佛,现在又在作佛,那就是佛的境界,那么当下就是佛。正如彻悟大师说的:“今以此念,念于西方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净土,正当念时,西方依正,在我心中,而我此心,已在西方依正之内,如两镜交光,相含互照,此横遍十方之相也,若约竖穷三际,则念佛时,即见佛时,也即成佛时,求生时,即往生时,亦即度生时,三际同时,更无前后”。这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,所以得因赅果海,果彻因源。从果上起修,即修即果,心作心是。那我们明了了这个道理,如果还不好好念佛的话,不但是对不起两土导师,更对不起自己的灵性,更对不起我们的本性。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,人不为己。

好,我们接着再看第十一愿:设我得佛。国中天人。不住定聚。必至灭度者。不取正觉。这一愿是正定必至涅槃愿。

这里的定聚就是指的正定聚。聚是类的意思,正定聚就是安住在正定这一类当中。按照大乘经论,把众生分为三类:正定聚、邪定聚和不定聚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几个概念,才能体会到阿弥陀佛这个大愿的殊胜。邪定聚是指必然要堕到六趣的这一类都是邪定,像有些居士,也念佛,也诵经,但是,不是为了成佛了生死,而是带着欲望,带着执着,这都属于邪定。就像我们念佛是为了种种的所求,口里念着佛,每天做着三皈依,但是没有真正的自性皈依,没有皈依觉、正、净,而是皈依的自私自利,皈依的都是迷、邪、染。就像有的居士,一遇到顺境了喜形于色,一得意就干什么?忘形了,得意忘了形了。还有的居士,遇到违境了以后,不是忏悔,不是生起感恩的心,而是去想办法躲避,甚至还去求这些魍魉,去求这些灵祇,而不是去觉悟,去忏悔,这些属于邪定聚,不可能脱离六道。

不定聚是指二乘,有的二乘人发心求大乘、度众生,但是遇到障碍就会退,遇到顺境就会进,进进退退,进退自己左右不了,都是随缘,这就属于不定聚。舍利弗往昔因地的时候,是修小乘的阿罗汉。有一次他发了大心,要修大乘菩萨行来利益众生,有一位天神想考验他,就以他母亲的眼睛不好,向舍利弗来乞讨他的眼睛。当舍利弗把左眼给了他的时候,这个天人说了,要错了,我要的是右眼,舍利弗又把右眼给了他,他拿到鼻子跟前闻了闻,说你这个眼又腥又臭,怎么能给我的母亲治病呢?就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到脚底下踩。舍利弗非常感叹,觉得众生太难度了,不当菩萨了,还是做小乘人,了脱生死比较自在。心退了,大乘菩萨行的心退了。这个时候天人现出了原形说,你有这一份慈悲心,佛菩萨和天龙护法会保佑你的,你的眼睛一定可以复明。舍利弗的眼睛真的复明了,他又继续发这种大心,行菩萨道。所以在没有得到正定聚,就是这样的进进退退,不能迅速地证菩提,证大涅槃。正定聚就是必定会达到菩提,证菩提果不会退转。阿弥陀佛悲悯众生,住邪定聚或不定聚不能了脱生死,所以发此大愿,极乐世界的人都能住于正定聚不再退转,必定能够证得无上涅槃。

《无量寿经》中说:“其有众生,生彼国者,皆悉住于,正定之聚。所以者何,彼佛国中,无诸邪聚,及不定聚”。这一愿比国无恶道愿更进了一步,不仅是不会堕入三恶道,而且不会堕入六趣以及二乘,关键是,不退必至灭度。灭度就是指大般涅槃,不生不灭。这就给了所有求生净土的人一个保证: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凭阿弥陀佛的大愿力,都入大乘正定聚,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,也叫阿惟越致。这个就是极乐世界的特色,不管你是凡夫,还是三恶道的众生,住于正定聚之后,决定成就。

那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,我们今天看,退缘太多,总的来说有五种退缘。第一,是短命多病。我们修行刚刚有了一点进步,刚刚找到一点感觉,寿命就到了,没有机会了,来世再来的时候,有隔阴之迷,又要重头再来。第二,是恶缘相伴,阻坏净心。在修行的过程当中,常常遇到恶缘干扰破坏清净心,心不得安宁,也没有办法去精进用功修行。第三,是外道杂善,乱真正行。末法时期,邪师说法如恒河沙,被邪知邪见所扰乱,缺乏正知正念,不遇善知识,不能如理如法的修行。这个在我们现在看,真的是太多太多了,我们现在讲经的法师也多,讲经的居士也多,我们不说其他的法门,就我们这一个净土法门,师父都见过多少种讲法了。有的是依本愿念佛,第十八愿本愿念佛,说其他愿都不是真的,都是假的;以本愿念佛,说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做,只要临终能够提得起名号,就可以往生。从理上说可以这样,但是我们试问一下,如果还造作杀盗淫妄的话,那真的是没有求生净土的心了。造作杀盗淫妄的时候,怎么还有一个信?还有一个愿?当你信极乐世界,当你愿往生的时候,就没有再造作杀盗淫妄的这种心了。如果有造作杀盗淫妄心的话,你对净土法门的信和愿,说真的,不是这么坚固的,还是有二心的。还有的,现在修学净土法门的非常杂乱,掺杂好多外道的一些理论和知识的,我们在这里一定有必要,要提示一下佛的四依法。佛对我们开示的四依法:依法不依人;依义不依语;依智不依识;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这就是我们现在众生的业力,魔障很重,善知识难求,真的是这样。第四,是六尘境界,扰动净心。就是说,被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所诱惑,心不得清净。第五,不常见佛,谒逢圣化。不能经常见到佛,蒙佛教化。不要说佛了,善知识都难求,所以要想在娑婆世界,通过自己的修行了生死,非常难的。现在我们这个世间,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的可能还有,要是说证阿罗汉果的,跟大家说非常的稀有了,少之又少了,我们这个福报可能也遇不着,也碰不到。要想了生死成佛果,最好的办法就是求生净土,去做菩萨一世成佛。

《净土十疑论》中讲,极乐世界有五种因缘能令不退。我们对比这五种退法,再对比极乐世界的五种不退,来了解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。第一,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,故不退;第二,是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长,故不退;第三,是水鸟树林,风声乐响,皆说苦空,闻者常起念佛念法之心,故不退;第四,是彼国是诸菩萨作为良友,没有恶缘,外无鬼神邪魔、内无三毒等烦恼不起,故不退;第五,是只要生到彼国就是无量寿,和佛菩萨一样,故不退。所以古人说:“不愿生净土则已,愿生则无不得生;不生则已,生则永不退转”。就是这么的殊胜。

另外阿弥陀佛的这一大愿,还有更殊胜的利益。不但生到极乐世界,能得正定聚不退转,在现生,我们现在也能得正定聚。《阿弥陀经》中说:“已发愿、今发愿、当发愿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大家可能有人还没有发愿,只要你发愿了,你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,既然不退转了,就是正定聚。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就在这里。所以善导大师说:这个愿也具有现生不退之密益。一个人发愿往生,虽然身还在娑婆,娑婆的因缘还没有尽嘛,但是已经得到了入正定聚这样的利益。

当我们信愿具足,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,跟大家说,极乐世界我们的莲花已经在开放,我们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人了,已经不退转了,这个就是已经超过了十信位的菩萨。因为十信位的菩萨,还像春风中的柳絮,随风上上下下,升沉不定,而发了求往生大愿的我们这些凡夫,就已经不退转了,关键是,我们发愿一定要真实,不能是虚愿。我们常说信深愿切,那怎么样才叫做愿切呢?彻悟大师说:“若赤热铁轮,旋转顶上,不以此苦,退失往生之愿,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,也不以此乐,退失往生之愿,此逆顺至极,尚不改所愿,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,岂能引转哉”,这样发愿可以说是愿切,才是真实的愿。如果我们今天发愿,明天遇到顺境贪恋,不肯走了,那就不是真实的愿。遇到逆境又干扰我们的心了,心又起烦恼了,这个就不是正定聚。不是正定聚的话,怎么能得到殊胜的利益呢?我们每天都要反思一下,看看我们到底念这一句佛号,是不是真信切愿,是不是住于正定聚了。其实阿弥陀佛把他一切的功德都已经赋予我们了,都已经授予我们了,就看我们能不能承当,能不能承载了,阿弥陀佛愿愿都是为了众生着想,都为帮助众生成佛。我们想想,我们的父母,为了让儿女少受苦,都拼命地工作,让儿女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,但是,也只能是得到这一世的安乐,我们自认为的安乐,但是娑婆世界还是苦多乐少。《无量寿经》说:“人在世间,爱欲之中,独生独死,独去独来,当行至趣,苦乐之地,身自当之,无有代者”。那下一世你过得好不好,父母无能为力的,但是阿弥陀佛帮助我们,能够过上无有众苦、但受诸乐的这种生活。我们要感恩两土导师,他们这种慈悲度生的这种大恩,我们唯有信愿真切,求生净土,才是真的报佛恩。

好,今天时间到,谢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