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快诵网
华严经快诵网
放下就是快乐 在闹市中修行 色难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孝的故事
主页/ 布衣百姓/ 文章正文

净土法门法师:《起信论》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

导读:净土法门法师:《起信论》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 所以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,重要!他说了三句话,看经不要执着文字相,听讲不要执着言说相,叫离一切相。文字、语言都是假的,换句话说,它不...
净土法门法师:《起信论》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

所以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,重要!他说了三句话,看经不要执着文字相,听讲不要执着言说相,叫离一切相。文字、语言都是假的,换句话说,它不是真理,所以不能执着。第二个,不能执着佛经上讲的名词术语,这也是假的,这叫名字相。言语、文字是个工具,名字相,就是名词术语,也是一种方便法,教学的方便,它也不是真的。跟你说菩萨、说佛,你都执着真有佛、真有菩萨,这错了;你要说真没有佛、真没有菩萨,你也错了,为什么?你都是执着。不执着,听了、看了不起心不动念,这就是正定。你不要去肯定它,也不要去否定它,你就是用心去听,听久了豁然大悟。为什么?你是用真心在听。起心动念是妄心,分别执着那就更不必说了。起心动念是第一个妄心,叫无明,无始无明;从无始无明生分别,所以分别是第二个妄心;从分别生执着,执着是第三个妄心。你全用妄心去听,怎么能听得懂佛说的?佛说法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听?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这样就接轨了,就能体会到了。

佛法的难处,真正的难处在这个地方。不会的,学佛全学了知识,把这个东西听得多、记得多,变成儒家所说的记问之学。孔子对记问之学下了个评语,「不足以为人师也」,就是你不能做人榜样,你自己迷惑不通。这就是说常识、知识不能解决问题,一定要智慧,一定要清净心,要真心。佛的经教,佛的举止、动作,全是从自性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,没有一丝毫做作。遇到什么,「我应该要怎样」,那就不行,你已经做作了,你是妄心。自然的,自然是什么?感应,众生有感他自然应。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哪有分别执着!

所以,马鸣菩萨教导我们这三句话重要,「离言说相」,包括文字,离文字相,文字是言说的符号;「离名字相」,第三个「离心缘相」。听懂了很好,你明白了、觉悟了;听不懂,不要去想,愈想愈错。为什么?一想是你自己的意思,不是如来的意思。开经偈上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不是自己的意思。这句话我想是什么意思,那是自己的,那不是如来的意思。如来的意思是直接的,一看、一听自然就了解,决定没有通过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。这就是马鸣菩萨要求我们的。

可是,菩萨的开示我们听了很熟悉,也都能记住,在事实学习环境当中做到了没有?为什么学佛这么难,学了几十年连边缘都没摸到?这就是古大德所说的你不会用心,你错用了心。错用了用什么心?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,你用这个心来听,你所听到的还是妄想分别执着。所以你听了几十年,你入不了境界。会听的人必须要跟马鸣菩萨讲的原则完全相应,也就是说,至少我在听经、我在读经这个时间,我读一个小时,我这一个小时放下妄想分别执着;我听经听这一个小时,这个小时放下妄想分别执着。你才能得到一点信息,这是诸佛如来的信息,不同!

功夫好的,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在生活上,每天穿衣吃饭、工作应酬,都能够与不分别不执着相应,那你就是菩萨再来。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就是这样的心态,决定不是凡夫,装的像凡夫那个样子,不是真的凡夫,人家心地清净平等觉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八集)